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近年来,美国对台积电的态度愈发强硬:在大力吸引其到美建厂并给予巨额补贴之后涨上策,又不断对其提出更多条件,试图把重要的半导体产能和技术收归己用。
最近涨上策,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公开建议,把芯片法案里的补助转为股权,并且直指台积电,提出所谓“五五分”的方案,意在让美台各自承担一半的产能,以便美国能对供应链有更大掌控。外界认为,这样的做法既有兑现美国政治承诺的考量,也带明显的战略目的:在半导体制造上重建美国话语权,防止关键技术和产能被他国掌握。
从特朗普的竞选立场出发,他主张把制造业带回美国,创造就业,把台积电这样的全球领先制造商视为必须争取的对象。与此同时,芯片已成为当代科技和国家安全的核心:从手机、人工智能到航天和武器系统,性能优异的芯片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尽管美国在芯片设计环节占优势,但在先进制造方面已落后于台积电等亚洲企业,这也使得美国对台积电的兴趣不仅是经济层面,更多带有明显的战略性考虑。
展开剩余62%此外,美国对台积电的关注还有地缘政治因素:随着中国大陆实力的提升,部分美国战略圈内担忧台积电最终落入大陆控制会削弱美国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影响力。因此涨上策,一些声音主张在两岸局势尚未明朗前,尽快把更多产能转移到美国,以“锁定”先进制程与产能。也有极端建议甚至提出用非常手段来阻断风险,这些言论反映出某些战略考量的激进与焦虑。
面对美国的压力,台湾方面这次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决。据报道,负责对美谈判的台湾相关官员明确表示,不会承诺把芯片制造按五五分配,也不会同意这种安排。可问题在于,台湾历来在一些重大外交与安全议题上受制于美国,从开放某些进口到高价采购军火,历史上有不少例子显示台湾在对美关系中往往采取配合姿态。
台积电被视为台湾的“护台神山”,不仅是经济命脉,也是一张重要的国际筹码。如果核心制程和大量产能被转移或被迫与美国共享,台湾的经济基础将面临巨大冲击,其在区域内的战略价值也可能随之改变。台湾是否能在保持经济与主权利益之间找到平衡,是当前政治决策者必须审慎考量的问题。
而从更广的角度看,美国的做法也透露出一种实用主义:在追求自身战略目标时,若认为某个合作伙伴已不能继续提供最大利益,便可能改变立场甚至放弃原先的承诺。这一点让台湾内部对未来的政策选择感到更为复杂和困难。
总的来看涨上策,台积电问题既牵涉产业与经济,也深刻嵌入两岸与美中的地缘政治博弈。无论未来如何发展,相关各方都面临艰难抉择:如何既保护关键技术与产业,又在大国竞争中维护自身利益,是摆在台海与国际社会面前的长期课题。
发布于:天津市玖富智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